碧草残碑掩英魂——带你了解“台湾知府高叔祥”-桑庄镇便民平台

桑庄镇便民平台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家乡动态 > 人文历史

人文历史

碧草残碑掩英魂——带你了解“台湾知府高叔祥”

桑庄镇人民政府 2017-06-29 人文历史 877
出邓州市区,沿着东南方向驱车行进12.5公里,你会看到一个绿树掩映、平静宁谧的村落——桑庄镇尹集村。如果你只把她当做一个普通的村落,用一种平常的眼光看视她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;因为,在她貌似不动声色的表情背...

    出邓州市区,沿着东南方向驱车行进12.5公里,你会看到一个绿树掩映、平静宁谧的村落——桑庄镇尹集村。

    如果你只把她当做一个普通的村落,用一种平常的眼光看视她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;因为,在她貌似不动声色的表情背后,正掩藏着一段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:

    这里的高氏家族,曾于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,接连考中十二位进士,或父子齐名,或兄弟同榜,一时传为佳话;乾隆二十四年,三朝元老刘统勋亲笔题写“进士第”匾额,悬挂于高氏门楣。史家考证,这种科举时代奇异的文化现象,全国独一无二。

    传奇至此并未戛然而止,因为在考中的十二名进士中,有一位后来出任了台湾知府,政声卓著,光耀史册,更使尹集村名播宇内,声震海外。这位进士名叫高叔祥,字业瑞,号菊圃,1806年出任台湾知府,1807年卒于任上。

    乾隆十五年(公元1750年)深秋的一个傍晚,在尹集村东南角处一座浓荫碧翳的四合院内,伴随着阵阵呱呱的啼哭声,一个孩子诞生了。孩子的爷爷给孩子起了个名字:高叔祥。高叔祥六岁那年,父亲高名士考中进士,出任安徽祁门县令;乾隆四十九年,三十四岁的高叔祥再次考中进士;道光年间,高叔祥的孙子高振宛、高振洛又双双考中进士,因此在邓州乡里,尹集高氏便有了“一门四进士”美誉。

    进士及第的高叔祥回到邓州,在花洲书院担任“春风堂”主讲一年后,开始出仕,先后在福建海澄、龙溪、诏安、漳州、建宁等地担任县令、知府等职;1806年四月,因“素著政声,为熟练之员”,清廷诏令其出任台湾知府。当时的台湾,正处在以蔡牵为首的民众暴乱时期,再加匪盗侵袭,倭寇骚扰,生产生活破坏严重,社会秩序混乱不堪,人民颠沛流离,政局风雨飘摇。高叔祥在这种形势下接替台湾知府一职,实可谓临危受命,挽狂澜于即倒。接到朝廷委任诏书的当天,高叔祥便令家属返还邓州,孝顺老母,并传口信曰“余自束发受教,便即秉承范公‘忧乐’精神,慨然以天下为己任;此去(台湾)若有不治,必无再见邓州父老之理”,然后便带上一子一女,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,登上了前往台湾的客船。一望无际的大海上,高叔祥独站客船梢头,目不转睛的盯视着台湾方向,浪涛打湿了他的袍角,狂风吹乱了他的须发,但他忧国忧民的焦虑眉头始终紧拧未解。

    高叔祥充分认识到台湾为祖国的东南门户,军事位置极其重要,因此一到任上便即投入到了紧张繁忙的公务之中。他招募游民组成高山族义勇军,驱海盗,抗倭寇,并亲率兵勇围捕蔡牵,逼其逃入外洋,再不敢踏进台湾本土半步。台湾的社会秩序迅速稳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当时的台湾,不少地方尚为蛮荒之地,经济发展十分落后。高叔祥在救济孤寡、扶携老残的同时,积极兴办学校,开辟盐场,修治港口,扩大贸易;积极组织乡民垦荒辟壤,兴修水利,疏通河道,大力发展农业生产。他派人回到邓州老家,选择12名精通耕作技能的老农,带着绿豆、芝麻、烟叶等优良品种,漂洋过海前往台湾传授栽培技术;一年后,当地农业大获丰收,乡民们一面载歌载舞,一面手提肩挑,给高叔祥送来了刚刚采摘的绿豆瓜果。

    为了融洽民族关系,高叔祥还积极倡导当地的汉人与高山族通婚,他率先将女儿嫁给花莲县一位酋长之子达罗统纠为妻;在他的率先垂范下,当日各族居民互通婚姻,出现了和睦安定的大好局面。由于高叔祥的勤政努力,宵衣旰食,莅任四个月后,台湾境内大治,“抵台四阅月竞以军香芳”。

    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因为操累过度,积劳成疾,嘉庆十二年(公元1807年)八月,年仅57岁的高叔祥病逝在了台湾任上。

    高叔祥病逝的消息传出,台海两岸百姓无不大恸,纷纷举办祭奠仪式;台湾人民为了纪念他,还特意为他修建了衣冠冢。

    胸怀“优乐精神”的高叔祥出仕13个春秋,始终恪尽职守,勤政爱民,其卓著政绩朝野咸知。如今,国内尚存《攀辕图》一幅,反映了当年离任时福建诏安百姓对他的依依不舍之情,同时还流传《攀辕歌》一首,歌颂着他在福建诏安任职期间的懿行卓绩:

公勿去,公去民即苦,小人住穷乡,入城怕差卒。

公勿去,公去路难行,一日无此君,途见有狼虎。

公勿去,公去谁我顾,世仇公可解,含怨公可诉。

……

    据维基百科《清朝进士列表》载,清朝共举行会试112科,录取进士两万余名,平均每科录取数量不足二百;当时人口不满百人的高氏家族,何以竟能在短短时间内接连考中十二名进士,尤其是孕育出了高叔祥这样一位英杰俊才?至今,在尹集村的高姓乡民间,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

    明朝洪武年间,高氏家族刚刚迁居邓州不久,一个外地的风水先生在路过尹集村时骤然患病,卧不能起;当时的高氏先祖明远公将其救起,并悉心照料直至痊愈。这位风水先生为了报答救命之恩,悉心踏勘三天,终于为高家寻访到了一处“三元不断头”的风水宝地,言称可保高氏家族一百八十年繁荣兴旺。这处风水宝地位于尹集村外的段山寺脚下,高明远死后即安葬于此,从此高氏后裔明远慧达,人才辈出。

    传说毕竟归于传说,而且其中的宿命论成分也注定不能令人信服;据考察分析,当时的实际情况应是这样:

    高氏家族虽然务农,却为书香门第,历来讲究耕读持家,代代俱以科考为荣;“耕读传家久,读书济世长”一直作为族训而辈辈遵循无违。正是这种农耕文化与书香文化的交相熏陶,奠定了高家人才辈出的良好基础。其次,与高家相邻而居的王楼村王姓村人原为大户,村里办有私塾,高家最初的几位进士均曾借光叨惠,在此受业就读;高家显盛后,专门辟出村北关帝庙作为本族学堂,高薪聘请有学问、有德行的教书先生担任西席,凡高氏学子,只要有志科举,俱可在此免费就读。再者,位于邓州市区花洲书院内的“春风堂”,曾系北宋中叶范仲淹知邓期间为政施教的地方,当年范仲淹就是在这里执笔写下了《岳阳楼记》。自范仲淹后的数百年间,花洲书院一直成为中国文人凭吊敬仰的文化圣地,“春风堂”更是书声琅琅,从未断绝,范仲淹的“忧乐”精神也经代代名儒耆硕传唱不衰,发扬光大。高氏后人正是在“春风堂”中接受了进一步的教育,并由此走进科场,蟾宫折桂。毫无疑问,高叔祥自然也是浑身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,沿着王楼村、关帝庙、“春风堂”的足迹,凭着科场上挥笔而就写下的锦绣文章走向朝堂,走上仕途,最终走到了台湾。


本文转载自:桑庄镇人民政府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文章评论

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