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州市桑庄镇孔庄村:罗卷戏走进校园 传承非遗文化
在邓州市桑庄镇西南的孔庄村,民风淳厚,文化底蕴浓郁,全国唯一一个设在乡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罗卷戏,就在这里生根发芽,茁壮发展。
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,罗卷戏以其独特的戏曲文化神韵和别具一格的唱腔,被誉为“戏剧的活化石”、“百戏之祖”。
1988年秋,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分别以《最后的剧团》为题,拍摄了邓州市桑庄镇孔庄村(王营)罗卷剧团演职员的生活和演出的电视节目,引起一股罗卷戏研究热。全国各地不少专家、教授和戏曲、音乐学院(校)的研究生,纷纷前来调查研究。
2007年3月3日,罗卷戏成功申报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2014年12月3日,罗卷戏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,罗卷戏渐渐恢复生机。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,孔庄罗卷戏剧团一边整理历史资料,一边聘请国家级导演常年对演员进行艺术指导,不断恢复传统剧目演出,坚持罗卷戏进农村,进社区,进校园,不断巡回演出,培养了大批的观众和戏曲爱好者。各级电视台做了多次专题报道。2023年6月份,《不欺》剧目在南阳大剧院倾情演出并取得极大成功,荣获南阳市曲艺戏曲大赛“群星奖”二等奖。
另一方面,孔庄罗卷戏剧团抓紧培养罗卷戏新学员,以孔庄小学为罗卷戏培训基地和依托,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,把音乐课和体育课作为唱腔和舞台动作基本功训练课,由剧团演员进行传承培训。
培训基地的成立和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的持续开展,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罗卷戏”有了新的传承。教师耐心的教,学生认真的学,传承有了希望,发展有了基础,戏曲文化和校园生活得到了有机结合。
时下,孔庄罗卷戏剧团在团长王红雷的带领下,实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及乡村振兴慰问演出、非遗文化展演、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的常态化,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,提高了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。
(通讯员 田胜印 供稿)
本文转载自:田胜印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