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磨习题显智慧 深耕课堂育素养--桑庄镇中心校组织小学数学“练习课习题有效性”专题教研活动
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巩固知识、提升能力的关键阵地,习题有效性更是决定练习课质量的核心。为破解练习课教学痛点,9月25日上午,邓州市桑庄镇中心学校聚焦“怎样让练习课的习题更加有效”主题,组织开展专题教研活动,汇聚全镇小学数学教师智慧,共探练习课提质路径。
本次教研以镇中心小学康佳怡老师执教的《亿以内及亿以上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》练习课为课例,为“有效习题”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生动范本。康老师的习题设计注重层次性与针对性,分为基础巩固、能力提升和思维拓展三个梯度。基础层习题紧扣核心知识点,帮助学生夯实计算与改写基本功;提升层习题融入购物结算、人口统计等生活情境,让数学知识对接实际应用;拓展层习题设置开放性问题,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。
课后研讨环节,思维碰撞氛围热烈。康老师率先分享设计理念:“练习课习题不能是教材的简单复刻,要精准瞄准学生的易错点与生长点。比如‘四舍五入求近似数’,学生常混淆‘进一’与‘舍去’边界,我就设计了对比性习题,让学生在辨析中吃透规则。”这番对学情的精准把控,赢得在场教师一致认可。
参与教师围绕课例展开点评,既肯定了习题层次性设计“兼顾不同学力学生需求”的亮点,也提出务实建议:“可增加错题辨析题,让学生在‘找错—纠错’中深化理解,强化记忆。”
中心校相关负责人在点评中指出:“康老师的习题设计既注重知识内化,也关注学生参与,效果显著。若进一步强化学生之间的互评与交流,将更贴合生本课堂的理念,提升学习自主性。”
全镇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围绕“有效习题”展开专题发言,一致认为习题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,每道题需明确“巩固概念、强化技能、发展思维”三类训练方向,杜绝“为练而练”;同时要重视习题后的反思总结,可通过设计“错题整理卡”“方法提炼表”,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脉络,提升元认知能力。fc087bcb194f9ab9e6fd9bc51d6870f9.jpg
中心校相关负责人在总结中强调:“习题有效性与生本课堂一脉相承,根本目的都是促进学生主动、深入地学习。各校要推动‘生本课堂流程’与‘有效习题设计’深度融合,让习题成为生本课堂的‘营养剂’,让每节练习课都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舞台。”
此次活动以“有效习题”为抓手,持续探索练习课教学提质增效的路径,展现了“以题促教、以研提质”的专业追求。今后,桑庄中心校将继续深化对“生本·有效”课堂的实践与研究,让数学练习课真正成为学生知识建构、能力发展与素养形成的重要平台。
本文转载自:桑庄中心校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